2021-09-23 11:20 汤建波专栏
9月16日,第三届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全球激光显示行业专家、院士、分析师以及海信、长虹、光峰、德州仪器(TI)等上百家上下游企业齐聚。
在本次论坛上,业界达成一个共识:激光显示产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主流!
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个坚定的观点,主要是因为:激光显示产业从品牌矩阵、技术成熟度、产业链实力、市场认知度等方面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量也由此前主要靠技术驱动,转变为技术、产业链供给、市场需求和资本的多轮驱动。
此外,在本次论坛上还透视出了激光电视未来发展一些轨迹和趋向。《视听圈》特别梳理出一些激光电视未来走向的重要信息点。
销量走势:未来五年持续精彩
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激光电视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达170.3%。其中2021年上半年国内激光电视市场出货量首次突破10万台规模,达到11.6万台。
今年全年激光电视的销量有望破30万台,并向40万台大关靠近同比增长超80%;未来3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超100万台。而5年后的2026年,洛图科技(RUNTO)预测,激光电视规模将逼近180万台。
品牌格局:激光电视品牌34 VS液晶电视40
中国市场上可监测到的激光电视品牌数量已经有34家,而同时纳入奥维云网监测的液晶电视品牌也只有40个,随着三星、索尼、LG,以及爱普生、惠普、明基等全球玩家的不断加入,激光显示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性选择”
国产化提升:3年后成本会再下降4成
GfK中怡康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激光电视的均价差不多约1.5万元。虽然相对于前几年来说,激光电视的价格有了很大程度上“下探”,但是对于“普及标准”来说,价格上万依然是“拦路虎”。
面对价格过高“这道砍”,以海信、光峰、长虹等为首激光显示领导品牌在研发上在积极本土化自主创新。海信激光显示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刘显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激光电视核心器件和部件的国产化已经全面开展,预计3年内国产化比例将提升到75%-80%。行业认为,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环节技术领先,成像芯片、镜头、抗光屏幕等激光电视核心部件配套齐全,中国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表现优秀。随着技术突破,激光电视的降本空间或超过传统液晶电视。
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于芝涛表示,2024年,客厅场景下的主机体积将减小到目前的一半,成本降幅将超过40%,更多的新型技术、更广泛的创新企业将融入激光显示产业。
以75寸激光电视为例,目前该尺寸段已经在万元以内,预计2025年或将在5000元以内。
激光电视下一步如何“质变”
激光电视目前相对来说体积相对有点“微胖”,还缺乏时尚苗条的“味道”。因此,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激光电视下一步“技术研发演进重要方向”:就是在保持亮度等核心基准性能的同时,如何保持更好的“苗条身材”。
海信激光显示公司总经理刘显荣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激光电视下一步技术研发升级的方向是产品形态和体积变小。
目前激光电视在形态上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例如屏幕自发声以及可卷曲激光电视的上市,已经让激光电视的在形态多样性有了“更多的场景应用想象空间”。
在形态场景应用上,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方向。全息投影、车载 AR-HUD(增强抬头显示技术)、沉浸式光影秀、大屏 5G工业互联等,随处可有激光显示。
而在尺寸上这个维度,对于100英寸的屏幕,主机预估三年后体积减半。此外,激光微投化,也是家用娱乐场景下一步巨大的市场版图。
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也将逐步“受宠”
目前,作为行业领头羊,海信激光电视更是已经拓展至美国、澳洲、德国、法国、阿联酋、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并进入当地主流销售渠道的核心位置,售价超过1万美元。
而未来,长虹、坚果、光峰(峰米、小米)、极米等本土等品牌也会将激光显示产品“卖向”全球海外市场。此外,三星、索尼、LG,以及爱普生、惠普、明基等全球玩家也在持续加入激光电视产业链,提升了激光显示的全球行业地位,凸显激光电视作为一下代彩电技术的行业共识。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在得到三星、爱普生、明基、LG等国际品牌的市场新支持、大尺寸彩电需求猛增代表了激光电视核心优势价值的提升。在国际上市场上,激光电视形成品牌力和产品体验力的“合力”,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