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范清明特辑系列二 孤独却天真 凄苦却高贵--屈原

2018-04-07 14:42      未来科技范 张影


  【未来科技范 报道】4月7日今天是清明节第三天,路上繁华依然,风和日丽。不像第一天清明节风雪交加,一切恢复了正常。让我们回忆下中国历史上哪些伟大或者被讨论最多的人物。 从春秋中期开始,楚国已达到了鼎盛,楚庄王问鼎中原,表达了一统天下的豪情。当时间进入了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却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没有进行改革,而在哪个各诸侯国都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不被甩在身后,显然是不可能的。楚国国势日衰弱,在与强秦的数次交战中,楚国损兵折将割地赔款,然而以楚怀王熊槐为首的腐朽的统治集团正过着纸醉金迷沉迷于酒肉声色的日子里,全然不顾国家人民的安危。

  就在这个时候,在江边出现了一个衣着奇异的行吟的身影,孤独却天真,凄苦却高贵,他——屈原深深地为国所愁闷,他深知楚国的形势,了解列国的实力,推行以美政为主的改革,以力挽狂澜的架势来救国于危难之间实现存君兴国的愿望。但因为触及到一些贵族的利益而被其极力的诋毁,但他仍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与奸臣进行斗争,这正是他一片爱国的赤诚之心。他一生坎坷,那些在辛酸的境遇中所诞生的诗篇,又何尝不是他拳拳爱国心,殷殷故国情的体现呢?

  

u=1183936823,1135195894&fm=27&gp=0.jpg

  他的爱国表现在了他对人民的热爱,他曾深情地说到‘‘民生只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他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他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可以就百姓于水火之中,当他看到百姓遇到苦难时,留下了泪水,‘‘民离散而相失矣,方仲春而东迁…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而其若霰。’’当他写到楚国地方性的衣食住行,都是以普通人民的角度来写的,这也是他体察民情的表现。他为人民的疾苦大呼,为人心向背而大呼。

  他的爱国也表现在对故国国土的眷恋,在哪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切事物都会被改变。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那个吹嘘大鹏一跃万里的庄子,孟子提倡舍生取义。孔子周游列国,张仪、苏秦游说六国。但他屈原即使被楚顷襄王贬谪,虽被排挤出朝廷,但却未曾离开这个处于风雨漂泊中的楚国,即使动过这样的念想但却又说到‘‘仆夫悲于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宁愿像彭咸一样投水而亡,也不愿离开这生养他的土地,在哪个动荡的时代,屈原以他坚定的信仰坚守在故土。

  当他面对着这随风漂泊的楚国,面对着混庸的上层统治者,郢都被攻破,他没有卖国求荣,而是以‘‘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赤血丹心,与国共患难,把国家的安危放在个人之上。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坚持的美政理想,改革政治弊端正是他爱国主义的核心,也是屈原爱国主义的动力。他作为深谋远虑的政治人物,他对社会现状的一清二楚。他深谙这是一个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代,是一个权谋至上的时代,是一个列国争霸,烽火连天,万民缟素,尸横遍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弱国的苟且偷生只能仰人鼻息,而灭亡也必然是战争的附属品。他深知楚国已处于层层危难之间,形势的朝不保夕,可国君却依旧沉迷于烟酒声色之中,对于那即将出现的危机视而不见,他忧心忡忡,他多希望国君可以恍然醒悟,君臣一心,整治朝纲,可以恢复到问鼎中原的辉煌啊!所以他才把美政作为一记救国的良药。

  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各国励精图治,力图改革发展,在诸子百家都在不停宣讲时,屈原却在不停地发问,不停地发问,却并无解答,提出的问题也是用来启迪的,让人深思,然而此时荒淫无度的楚王并无心去思考,被馋臣所蒙蔽,疏远屈原。这也是屈原不能得志,美政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

  选贤举能,广收贤才,为的是自己吗?显然不是。他为的是楚国可以在贤士的辅助下,可以重回昔日的巅峰,为了国事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若是与后世的诸葛亮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上叩天阍,下求佚女,发出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也不为过。

  终于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流放的屈原在听闻郢都被攻灭的消息后,悲愤交加,纵身一跃,沉入了汨罗江中,与这即将灭亡的故国一起消失在这没有阳光的世上。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到‘‘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斯人已逝,而精神却永存。

  满怀爱国主义和上下求索的求实理念以及那深深的忧国忧民的屈原所有的这种爱国精神,深深地溶于我们的血液之中,想空气和水一样伴随我们一生,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亘古不变,早已成为与中国民族的珍品,激荡着人民的内心。(李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