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AI新风口——智能交通或迎来新局面

2017-12-27 16:14      居科技 未来科技范


      【未来科技范】12月27日消息, 前几天一则2018年最有前景的行业盘点中,人工智能赫然在列。2016年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至今已经渗透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过从专业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如今的状况是,一些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单品非常吸引人眼球,却仍然没有打开人工智能新纪元。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处在各自为政的阶段,系统的建立需要时间。

  衣食住用行是生活难以剥离的四大方面,智能家居、智能硬件、智能穿戴已经被大众熟知,如今有另一领域也被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下高速发展——智能交通、安防。在大多事情的发展上,跨学科化的系统建立能够带来的进步大于局部技术的简单相加。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基础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打破神坛进入普罗大众眼中。基础技术如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融入基础设备(如智能手机)中,在此之上人们对AI接受程度提高,把AI融入交通监控中也使群众有了心理基础。

  从技术层面来讲,目前中国已经公布了一个能够在数秒内从20亿面孔中识别出罪犯的见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来筛选目标。这个系统被称为“蜻蜓之眼”,已经在上海开始启用。自一月份启用,接下来三个月警方依靠这一系统抓捕了567名嫌犯,远超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

  以此可以看出,监控的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足够应用在公安系统。另外,大数据的存储、筛选、吞吐也达到足以覆盖整个城市的量级。

  同样在数据地图上,基础地图、三维地图、思维地图等可视化程序已经陆续推出。依托大数据实现信息汇集、存储于服务为一体。大数据云存储,大数据甄别筛选,大数据应用、吞吐与服务为一体。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智能交通、安防在大面积的建设之后,可以在监控、交通上面实现质的改变,违章、逃逸等将难逃法网。

  监控厂商向人工智能化贴合

  智能交通的基础设施的要求上主要分两方面,一个是基础建设规划,如摄像头的预留摆放位置,监控管理等。另一方面是在产品技术层面,如监控的人工智能发展状况。

  首先第一点来看,天网系统是近几年来在大兴建设的项目。除了公路,小区内也在逐渐完善摄像的分布。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通过逐级的建设而愈加完善。

  产品方面,目前国内领先的摄像监控品牌有宇视科技、海康威视和大华,它们都选择将鸡蛋放在了人工智能化这个大篮子里。以海康为例,海康至今已经确立了在安防监控领域处于行业龙头的地位,把智能监控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认为,在未来的4到6年的时间,安防监控行业将从网络化、智能化再升级,向人工智能方向深化发展。随着摄像头的增多,数量与数据逐渐庞大起来,已经远不是人力所及,这个行业非常需要人工智能来进行视频信息提取和分析。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爆发,是一个必然的事件。

  安防监控产品在国内是近乎垄断的,作为其中之一的宇视科技也是瞅准人工智能领域来加强自身实力。相对来说宇视在规模上处于劣势,所以借助软实力实现弯道超车成了重中之重。目前宇视的人工智能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公安、交通、平安城市,与英伟达、因特尔等厂商合作实现技术互补。

  智能交通是跨学科技术的系统化

  当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产生,人们悄无声息的就走进了了信息化时代。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又在另一个方面是顺利的。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从最初开始就具有一条较为清晰的主线,至今,电脑的系统也是寥寥几种并且Windows占了最大份额。此后的程序以及硬件发展基本也是有法所依。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却遇到了分歧。不谈全球化的研究方向与系统,在国内也是众说纷纭,研究方向各异,短期内难以见到有志一同的研究方向。

  把有关联的部分整合成系统成了近期,或者说2018年最有可能的研究趋势。比如今年高速发展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互联从整体上提升使用效果。智能交通也面临着这一局面,通过技术融合来完成一个智能项目的落地。这是一个通过系统化的建设发现局部产品的不足,再促使产品及技术的进步的持续发展过程。智能交通作为公安部亮点工程,在迫切的发展需求下无疑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风口之一。

  在上文中,技术方面着重介绍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设备的智能化高清化,这两点是智能交通得以发展的基础。但除此之外,智能交通既然被称为系统的发展,它必定是一个是跨学科的技术集合,是一个短板理论的践行者。比如在监控层面之外,车载终端、个人移动终端、物联网传输搭建等都是完善智能交通的必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的发展是一个风口,也是多技术层面发展的契机。

       原标题:2018人工智能新风口——智能交通或迎来新局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