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响以及其背后的科技公司一直在偷听你说话么?

2018-06-25 14:58      36氪 未来科技范


  【未来科技范 报道】6月25日消息,2014年,Echo诞生时还只是一小部分科技爱好者的玩物,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数百万美国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u=1488925245,3319257229&fm=11&gp=0.jpg

  智能音响的便利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就像所有新技术一样,也会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通常被一些与安全和个人隐私相关的故事提起、甚至放大,这篇文章希望帮助读者对智能音响的弊端有更准确和全面的认知。

  智能音响一直在偷听?

  智能音响通常需要被一个唤醒词启动。所以,为了听到这个词,音响的麦克风需要一直开着。这一点也正是为什么它们被一些人成为“总在偷听”的设备。

  人们会担心,Amazon和Google等科技公司会存储用户所有对话;尤其是当一些关于Alexa未经允许分享用户声音的故事开始散播的时候。

  但事实上,与“一直偷听”相关的担忧确实是被放大了。

  Echo和Google Home必须将对话上传至云端接受AI处理,所有在唤醒词说出之前的对话都不会被上传。而且如果上传日常生活的一切对话,那对于Amazon和Google来说只不过是大量的无用信息。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你的设备永远不会保存和上传你的信息。智能音响无非是一个带有麦克风的联网电脑,所以如果被黑客攻击或者出现故障,那则有可能发生。

  数据存贮在云端

  Amazon和Google会在云端存贮用户所有的语音指示,用来“提高服务质量”。所以,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智能音响记录的所有语音指令。

  当然,如果警察有搜查证或者制造商的隐私政策允许,他们也可以选择调取用户的语音指令记录。这和调取一个人的邮件、通话信息等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只不过,和邮件和信息系统不同的是,智能音响记录了通讯信息之外,用户自己的声音。用户当然可以选择删除智能音响的数据历史,但是这就会影响到它的服务质量了。

  对抗性攻击

  相比于第三方直接使用语音指示智能音响做些用户本身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例如转账或者打开联网的智能门锁等,更令人担心的威胁是第三方向音响发出攻击其AI算法的指令。

  深度学习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和分析音频的方式与人不同。所以,第三方有可能制作一种在人耳听来非常正常的、但其实包含隐藏指令的声音。

  不过,这种“对抗性攻击”还在概念阶段,尚没有发生真实世界的案例。但是,黑客找到一种隐藏信息的办法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很显然,即便知道了这些,用户自己也无能为力。所以还是要依靠制造商们负责降低算法风险来保护用户。

  结尾思考

  我们经常错误理解或者夸大智能音响的个人隐私问题。

  用户信息安全问题值得关注,不过和过去几十年来其他科技设备相比,虽然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方式不同,但是本质上还都是一样的。

  然而,智能音箱与过往设备不同的是,它对我们周遭物理世界和日常生活的控制。这使智能音响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重要。

  因为,我们一边越来越依赖智能音响通过物联网对家居、出行和办公室等场景下的任务支持,一边还要小心其他人会不会也利用它们做这些事情。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