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发展这么多年为啥没能革掉鼠标键盘的命?

2018-05-29 22:30      新浪科技 未来科技范


  【未来科技范 报道】 5月29日消息,锤子科技在鸟巢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其中最主要的、最受争议的产品不是手机,而是一款名为坚果TNT的工作站。

3BLg-hcffhsu6828989.jpg

  对于这款产品,外界争论颇多,褒贬不一,不过在锤子科技CEO罗永浩眼中它始终是一款“革命性”产品。

  革谁的命?键盘和鼠标?

  我们暂不讨论坚果TNT是否算得上一件“革命性”产品,只想聊聊为什么计算机发展了这么多年鼠标和键盘的命依然没有被革掉。

  新交互一直在路上 只是没能代替键鼠

  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款iPhone,将多点触控技术带到了大众面前。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人们感受到触摸带来的便捷和快感;2012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8系统,其中针对多点触控操作模式做了多项调整,甚至包括Modern UI的开始菜单和多款metro应用;2016年,苹果发布新MacBook Pro,在键盘上方增加了名为Touch Bar的触控条···

  所有这些都能看作是科技公司在触控交互上作出的尝试,只不过它们都没能颠覆键鼠,乃至革掉键鼠的命。乔布斯重新发明了手机,干掉了手机上的实体按键,也把多点触控带到了平板电脑。然而直到现在苹果公司对于触摸屏电脑的体验依然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以至于用Touch Bar这样的方式作新尝试。

  微软的Windows 8系统在操作系统史上始终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版本。微软试图让这个系统适应键鼠和触控两种交互方式,于是在多数用户眼中Windows 8成了一个奇葩的存在。到了Windows 8.1微软不得不“遵从”用户的习惯,将开始菜单重新加入到操作系统中。不过微软对于适用于触控的操作系统并未放弃,甚至还推出Surface系列平板和二合一设备作为这个系统的载体。

  没有改不掉得习惯 只有get不到的点

  看看上面那些例子,只有一个成功地改变了人们的交互习惯——乔布斯的iPhone。当时,乔布斯拿出那款只有一个按键的手机,很多人好奇它是如何完成输入的,因为仅靠当时的触摸屏根本没法提供比实体按键盘更好的输入体验。然而结果超出当时人们的想象,多点触控技术成功革掉了手机实体键盘的命。

  在那个手机都有键盘的年代,人们早已习惯手机和电脑一样有屏幕,有键盘。可是在iPhone之后,我们很难再看到拥有实体按键的手机,几乎所有主流手机都向着只有一块屏幕的方向发展。乔布斯成功地改变了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并将这种成功延续到了平板电脑。

  直到现在,如果再拿出一部带有实体键盘的手机,人们反而会用不习惯。所以,即便键鼠拥有很长的历史,甚至人们已经习惯它们的存在,只要有能够触动人们使用体验的技术,想要改掉鼠标键盘的习惯并不是不可能。但问题是现在有这样的交互技术吗?

  交互革命需要有技术作基础

  乔布斯抓住了交互革命的时间点,将多点触控技术带到人们的面前。事实上,在iPhone之前,市场上存在不少触摸屏手机,只不过它们采用的都是电阻式触摸屏。这种屏幕需要压力来触发信号,并且只支持单点触控。换句话说那时的触摸屏体验并不好,甚至无法和配备实体键盘的手机相比较。

  于是乔布斯决定使用在当时属于尖端科技的电容式屏幕。这种屏幕的好处显而易见,不需要用力按压只要触摸即可,并且它能够成为多点触控技术的载体。有了电容屏和多点触控,手机上的触摸屏不再像以前那样难用。

  而从现在的技术上讲,诸如语音交互这样的技术还没发展到可以取代鼠标键盘的地步。之所以人们认为语音有望成为新的交互方式,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确实便捷,但这有一个前提——计算机能很好地理解你要干什么。

  如果电脑能很好的理解你的意思,那我们将拥有像《钢铁侠》中贾维斯那样的管家。我不需要说出要怎么做,只告诉它我要的结果就好了。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它需要强大的人工智能作基础,然而现在我们的技术还达不到。不但达不到,甚至在输入一段文字都有可能识别错误。

  效率和使用环境是个大问题

  既然触控能在移动设备上取得成功,为什么他没能取代键鼠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效率。

  多点触控技术能在移动设备上取得成功,是因为移动设备本身需要极大的便携性,而对于实体键盘来说显然不如触控来得方便。但是对于注重效率的个人电脑来说情况则完全不一样。

  试想一下,用自己的手指在电脑屏幕上抠图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用手指玩《Dota 2》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触控相比,鼠标能做到更精准,更细致。

  换个角度说,键盘这东西是为了打字而生。最早键盘的雏形来自打字机,相比手写,直接键入反而要快得多。在键盘上打字早已成为最具效率的输入方式。即使触控替代了手机实体键盘,但是虚拟键盘依然存在,并且在手机上打字往往比手写更有效率。

  换句话讲,个人电脑乃至工作站更看重的是效率,而不是便携性。这就是触控操作在电脑上的最大阻碍。

  对于语音交互来说,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它的效率高于键盘输入,但是它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不适用所有场景。比如在公共办公环境,很多人发微信都不愿意用语音,更不用提用语音输入文字甚至操控电脑。而使用语音纠错也是一件较为麻烦的事,对着两个输错的文字说删除,不如按两下delete键。

  没有足够的效率,或者说没能将效率提升至300%,这样的交互很难替代现有的鼠标键盘。这也是苹果公司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迟迟未将触控技术带到个人电脑上的原因之一。

  新交互还需要软件生态的支持

  虽然苹果电脑没用上屏幕触控,但却尝试了一种新的交互——Touch Bar。但是由于软件对Touch Bar的支持不多,这种交互形式一直不温不火,类似的情景在微软的UWP应用和安卓系统上模仿苹果3D Touch的压感屏也出现过。

  说起3D Touch,它是苹果在触控交互中做得改进,在原有触控基础上作出的改进。但是同样,这个功能需要软件,并且不止是自家软件的支持,还需要整个生态的配合。除此以外,还要看用户对它的使用习惯,从这个角度上说,3D Touch也算不上成功。

  在锤子科技发布会后罗永浩整理了十五条问答,其中曾提到,TNT的核心不是一万多块钱的4K屏幕而是操作系统。为了实现触控加语音的交互方式,锤子科技重新设计了一整套Office软件。然而,除了Office再没有别的软件支持这套逻辑,以至于网友吐槽“罗永浩眼中的工作站就是做PPT”。

  坚果TNT的效率和生产力体现在Office

  没有相应的软件做支撑,新交互很难发展壮大。

  总结:没能颠覆键鼠是因为创新还不彻底

  触控也好,语音也罢,这些创新从未停止过,只不过没有一个像当年乔布斯的iPhone那样,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以最合适的形式出现,并让人们抛弃过去的习惯。

  触控和语音结合的交互方式或许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来说限制太多。就拿锤子科技的TNT来说,它只能用于特定的办公环境和特定的软件上面,并且由于技术的限制,体验达不到科幻电影里展示得那么炫酷。这样一来,同时支持语音、触控、键鼠的TNT很难让人们舍去键鼠,专用触控和语音操作。

  这就像当初同时具备触摸屏和全键盘的手机一样,看似给用户更多选择,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触控操作不能彻底替代键盘。而一旦有哪种技术的体验全面超越了键盘鼠标,一个新的时代也就开启了。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